9月15日,在第28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前夕,一台起源于漳州、呈现于上海的“手掌木偶戏”,在海上文化中心上演。
几十位主角分别来自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豫园街道以及闵行区虹桥镇,其中最年长的张玉英阿姨已经有90岁高龄。
这是上海心晴社区服务发展中心创建的“三个一”融合法,即一台“手掌木偶戏”、一组“拍手操”及一套手指经络穴位框架课程,以及时防止老年认知障碍。
“演员们”在上台前彩排。
健身展示的主角中最年长的张玉英阿姨,已经有90岁的高龄。
社工带领全场观众学做“拍手操”。
上海心晴社区服务发展中心社工陆玮东远赴福建漳州学习考察布袋木偶,即手掌木偶。
常年奋战在社区健康养老事业第一线的上海心晴社区服务发展中心,在开展“手部运动防病健脑”的基础上,特地组织社工远赴福建漳州学习考察布袋木偶,即手掌木偶。
漳州布袋木偶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其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性的表演,使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既能够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具有技巧高超、造型精美等独特风格。
今天的“手掌木偶戏”由沙家浜选段“智斗”、水浒选段“武松打虎”和西游记选段“三打白骨精”组成。
“手掌木偶”的表演,不仅契合了“手部运动防病健脑”的训练,也使老人们在非遗文化的陶冶中得以身心愉悦。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张驰 图片编辑:张驰 编辑邮箱:8903168@qq.com
上观新闻 海沙尔 摄影报道来源:作者:海沙尔